Story

AUG 07

用愛彌補

二十七年後的一句謝謝:從自卑少女到幸福人妻的轉變 1999年,一位19歲的女孩因鼻形塌陷飽受嘲笑,在護理學院求學的她,沒錢、沒自信、孤獨又自卑,為了擺脫過去、找回自我,她鼓起勇氣走進醫院,想進行隆鼻手術,她誠懇地說明經濟困難,甚至試圖殺價,「有人說可以講價,我也只是不想放棄這個改變的機會…...」她紅著眼說。 我沒有拒絕,也沒有介意,我看見的是一位少女渴望他人尊重與改變的靈魂,而非只是一位來諮詢手術的「病人」,我用心傾聽她的訴求,也以細膩的技術完成手術,術前術後也都盡心照顧,甚至幽默地說:「妳的鼻子要用比較大的鼻模喔~」 那次手術,改變的不只是她的鼻型,更是她的人生,她從此不再被取笑,不再自卑,她變得自信,交到朋友,也遇見了真愛。 27年後,她帶著丈夫到診所,送上一張謝卡與禮物,眼淚汪汪地說: 「這不是一場手術,而是對當時那個一無所有的我,給予的溫柔與尊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刻,謝謝您成全了我,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身為整形外科醫師,在這條路上三十年,看過無數的手術與故事,但這樣的時刻,永遠提醒我:醫者之心,不止於手術刀的技術,更是用愛與理解,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 正如羅慧夫醫師曾說的話 『我用我的雙手及愛彌補每一個殘破的身體與心靈。』 我也一直深信,在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們仍要相信信任與愛,每一場手術,不只是改變外貌的技術,更是一場深刻的人生陪伴。 謝謝張小姐願意分享這段生命旅程,讓我們深信一個善意的決定,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幸福。

JUL 15

悼念恩師羅慧夫醫師

在夜闌人靜,心情百轉迴腸,聼到我的恩人及恩師到天家的消息,將我從14歲的回憶像映像機倒轉一一浮現。從小時的神話到恩師的歷程仿如在夢中。在主治醫師第一年1991年,經國鼎兄的悉心安排下,羅老師撐著63歲的身驅,全程親自操刀,更讓我感動不巳的是開刀當天一大早6點多,跑到病房抓著我的手禱告,使我忐忑的心篤定不少。一個貴為台灣整形外科的教父,願為一個只是個學生的病人,衷心禱告。讓我發願只要我有能力,願盡一己之力幫助别人。羅老師從不吝幫助別人,雖然不在長庚醫院服務了,當我要去Emory university進修,仍為我寫推荐信。他寫信鼓勵我多讀聖經,是維繫家庭重要的力量。最喜歡的禮物是每位朋友的全家福照。因為相信家庭是支持個人最重要的力量。 雖然我最近一直都有不祥預感,夜夜難眠,但知羅老師已赴天國,雖百般不捨,一粒麥子不落在地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God bless Dr. Samuel Noordhoff, Raise up his name, Hear our prayers And bless us

APR 21

給兒子畢業的一封信

To Johnny Jun-Yao Tseng 親愛的兒子: 恭喜你將從高中畢業,回想前年一月時突然要赴美國求學,原本想在溫室花朵的你,能夠毅然決然地放棄在家安逸優渥的環境,隻身赴笈來美。 我想這兩年來,你必是成長了不少。中國古諺有云「未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語言、文化與同儕之間的關係,你都能應付自如,這就是你的養分;雖有重重的困境,但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出你的自信。 雖然無法天天看到你,但從facetime中,了解你的生活近況,分享喜怒哀樂;時空的距離,阻隔不了我們對你的愛。唯有希望你像風箏一樣,自由遨翔,學會穩定方向。就像西諺所云—The sky is your limit。 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是你在球場馳騁,從個人的英雄主義,心情逐漸轉換成如何與隊友分享榮辱,團隊合作,把功勞歸予你的團隊。這是人性的極致表現,也是一位領袖應有的風範。 最後以William Shakespeare 及 William Arthur Ward的一段話做為我們父母與你分享的人生哲學,希望你慢慢地、細細地咀嚼。 I always feel happy, you know why? Because I don't expect anything from anyone. Expectations always hurt…… Life is short…… So love your life…… Be happy and keep smiling Before you speak, Listen Before you write, Think Before you spend, Earn Before you pray, Forgive Before you quit, Try Before you hurt, Feel Before you hate, Love That's life. Feel it, Live it, Enjoy it. 願上帝祝福你。 Dad, Mom April 21 2014

OCT 01

台灣整形外科之父-羅慧夫

羅醫師是我的恩師也是這一生我的再造恩人,從我懂事以後至今近40年,無論從上帝的旨意或是專業的訓練,受羅醫師的影響至深至鉅! 身為一位整形外科醫師不應該把自身所學的專業視為賺錢的工具,而是幫助每一位患者的人生變得更好更有自信,就如羅老師的一本書"用愛彌補"中所提到的一段話令我銘記在心~希望用我的手和愛去彌補一些在肢體上殘缺及內心破碎的人。 50年前,台灣的醫療真的很落後,開刀還要送紅包!每年增加數百位的唇顎裂病童更慘,只是縫起來,一看就知道是兔唇,一生都受苦,還好有[補臉天使]羅慧夫醫師來到台灣,建立醫師診療費制度,首創唇顎裂中心,還有好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重要設施,都是他建立的... 我真的好佩服他,一個美國人,32歲來到全然陌生的台灣,把他40年的人生精華和畢生積蓄,都給了台灣~~想想看,整形外科,多賺啊~可是羅醫師退休返美時,連一部車都買不起這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偉大的人,更可貴的是,他好愛台灣喔。 羅醫師伉儷與曾醫師合影1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