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中下臉拉皮手術詳細過程
中下臉(高筋膜)拉皮手術流程詳解



高筋膜拉皮主要針對臉部深層的 SMAS 層進行拉提。

相關結構如下:
• 表皮與真皮層:外部可見皮膚層,負責阻隔與保護
• 皮下脂肪層:影響臉部飽滿度,老化時易下垂
• SMAS 層(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臉部表情肌群的筋膜結構,是手術主要拉提目標
• 深層脂肪與筋膜:接近神經與血管分布區,操作需格外精細

手術步驟與分層處理
術前評估與設計
• 醫師根據臉部下垂區域規劃切口與拉提方向
• 照相記錄與定點標記,建立個人化手術計畫

麻醉施作
• 多採全身麻醉或靜脈舒眠,搭配麻醉科醫師全程監控

切口與皮膚分層剝離
• 通常自耳前、耳後、髮際線處進行切口
• 分層剝離皮膚與皮下脂肪層,露出 SMAS 結構

SMAS 層處理與拉提
• 將 SMAS 層向上或外側進行拉提與固定

皮膚重新定位與多餘剪除
• 將皮膚依新拉提方向重新鋪貼
• 剪除多餘皮膚,提升臉部緊緻度與自然感

傷口縫合與固定
• 以細緻縫合法閉合傷口,視情況使用引流管
• 利用彈性紗布固定臉型,協助癒合

術後恢復期與照護建議

術後1–3天:腫脹明顯、可能有瘀青與緊繃感,需冰敷及休息
術後第4–7天:持續冰敷讓腫脹緩解,回診觀察傷口癒合情況
術後第8–14天:可拆線、皮膚逐漸恢復自然線條
術後第3–4週:多數腫脹消退,可恢復輕度活動及正常社交生活
術後第8–12週:傷口穩定、面部曲線回歸自然、效果逐漸顯現

術後注意事項總整理
• 傷口護理:保持乾燥、避免碰水與刺激性化妝品
• 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抽菸、飲酒與刺激性飲食,降低感染風險
• 活動限制:術後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三溫暖及過度日曬
• 情緒管理:術後初期表情動作有限,應避免大笑、大幅度臉部活動
• 定期回診:依醫師指示進行術後評估與追蹤,確保癒合與拉提效果
• 不適反應通報:若出現發燒、劇烈疼痛、液體滲出等異常症狀,應立即聯絡診所或就醫